15810357436
何帆
汇师认证讲师
暂无评价

著名经济学家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均由何帆本人或助理发表

何帆讲师文章

您的位置:何帆 > 何帆讲师文章 > 文章详情

采摘商学院商场化“甜果”

发布日期:2014-11-07 16:43:11 浏览次数:377

安静的查尔斯河穿过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把哈佛商学院和校园其它有些分隔开来。如今,许多中国的商学院想必也巴望有这么一条河,能够在她宽恕的臂弯里自在生长。 

2012年10月以来,由于网络疯传的某公司家与女明星的八卦新闻,使得一向以来关于EMBA“沙龙效应”的质疑之声更趋白热化。而与此一同,2012年10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简称FT)发布了2012年全球EMBA项目排行,13家中国商学院项目进入百强,6家入围20强。 

——中国商学院商场化正在成果,只是有些酸涩,有些甜美。

采摘商学院商场化“甜果” 

“MBA化”大势所趋

在中国商学院开展的前史上,2006年只是个极寻常的年份,既没有严峻的方针出台,也没有重要的院校、项目开办。可是那一年所发作的若干易被咱们疏忽的“结尾末节”,却是今后掀起波涛的机缘。 

榜首件“小事”是MBA涨膏火。据当年12月《中国青年报》报导,复旦大学办理学院首要宣告,2007年MBA全日制(国际)班的膏火将从9万元进步到11万元,添加幅度达22.2%,变成国内高校悉数MBA院校中收费最高的一家。换句话说,那一年中国有了榜首家膏火超10万元的MBA。文章还说到,“紧接着,国内高校的MBA膏火‘涨声’一片”。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别离涨了3000元到1万元不等。 

第二桩“小事”是当年冬季浙江大学办理学院宣告取得英国Association of MBAs(国际MBA协会)颁发的认证。当年国内的媒体还没太弄晓得这是怎么回事,只需FT中文网宣告了一篇题为《中国系统内商学院首获国际认证》的文章,采访了其时浙大管院的王重鸣院长和一些业界教授。文章评论的重点是国际质量标准开端走进中国。 

两件“小事”有一个被人疏忽的一同点,那即是当事人做这些事的动机和压力并不来自于他们的上级组织——大学或许教学部。两件事都是商场导向下的理性举动,不管提价仍是国际认证都意味着更高的品牌许诺。而“商场导向”正是晓得中国商学院在中国高校中独出机杼的悉数重要特征的钥匙。 
  商学院商场导向的直接成果即是MBA的登堂入室。 
  中国的MBA教学1991年才正式起步。在1997年树立全国联考之前,仅答应26所院校开设MBA,招生方案不过千人。在中国商学院的教学系统中,本科和研讨生教学为主体,MBA根本上处在一个探索者、补偿者的方位,社会影响也非常有限。那个时代的许多MBA学员都被兄弟诧异地戏弄:“几十岁了还想去美国学打篮球(NBA)吗?” 
  可是,在西方格外是北美的商学院教学中,MBA却是毫无疑义的中间教学商品,许多学院乃至彻底没有本科教学。例如哈佛商学院的学位教学项目仅有MBA和博士项目(包含PhD和DBA),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耶鲁办理学院也只需MBA、博士和一两个短学制的硕士项目。 
  解说这种区另外要害是商学院方案教学商品时的动机和约束条件。中国的商学院更多的是“出产导向”,思考我有哪些专业、哪些教师,能够开啥课。有“实力”的校园常常都申报了一大堆硕士点、博士点,占有了一个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而美国的商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场导向。例如1980时代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经济添加敏捷,司理人商场对MBA需要旺盛,办MBA能给学院带来丰盛的收入,所以MBA的供给量抵达顶峰。 
  不过,中国商学院在办了十多年的MBA之后,格外是2002年开设EMBA项目今后,咱们越来越感触到“商场导向”的甜头。而两个别制外的后来者——中欧国际工商办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二者都只办EMBA、MBA和练习项目)的无穷成功显着也影响了老迈哥们。所以,中国一线商学院的教学商品开端越来越精简,越来越把教学资源会集于MBA和其衍生项目。 
  举例来说,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的硕士研讨生招生总方案是480人,其间专业学位硕士(MBA)为300人,占62.5%。2013年,这个份额上升到82%。专业学位品种尽管扩大到4种,可是MBA的招生方针仍然占压倒性的比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状况则更为“夸大”。到当前为止,中国大陆最抢先的十几所商学院中,以MBA为主体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占研讨生招生的比重现已广泛抵达70%—90%的水平。能够毫不夸大地说,中国商学院教学商品的“MBA化”已是大势所趋。 
  凭仗别人的双眼发现自个
  2006年开端的中国商学院国际认证之旅与膏火上涨相同,一向是有争议的论题。有一位华南区域高校的商学院院长就曾说:“我也晓得教学质量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是别人都有了你没有,体面上过不去。” 
  不过,笔者以为,体面其实也是商场竞赛压力。国际认证彻底是同行评定,有一说一。即即是出于体面缘由去请求,若能经过也是实力的表现。从2006年浙大经过AMBA至今,中国内地已有逾越20所院校具有了一个或许一个以上的国际认证。这些校园绝大大都会集在北上广,它们也并不必定是综合排行抢先的985高校。 
  当然,经过国际认证,更大的收成在于商学院的流程再造和有些的人事优化。由于三大认证(AACSB,即国际高手商学院协会;EQUIS,即欧洲质量开展认证系统;AMBA即国际MBA协会)都触及对商学院教学项意图系统评价,需要详细、明确地改进一些方针。 
  而国际认证更高一层的收成是凭仗别人的双眼发现自个。三大认证都着重学院自身的愿景、任务、定位。这些看似虚头八脑、不着边际的概念或许咱们平常不会细心去面临,可是在认证的进程中要落实到学院的每一个项目和每一项真实的改进举动中。厦门大学的创业司理人MBA项目、暨南大学的华商MBA项目和缅华MBA项目,某种含义上讲都是国际认证“逼出来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做完国际认证之后,中国的商学院反而越来越觉得本乡办理理论和商业实习的价值可贵。这些认证系统往往都着重国际化,而跟着来中国留学、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今日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现已不只仅是咱们能向别人学啥,更重要的是咱们自个能奉献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在她翻译的《MBA教学再思考》一书的序言中也呼吁:中国的商学院应当勇敢地脱节“残次的理论驱赶优质的办理实习”的现状,注重中国的办理情境,构建中国的办理理论。

本文由何帆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查看更多>>

何帆简介

何帆

何帆

著名经济学家

讲师手机:15810357436

只接受预约讲师授课电话咨询!

汇师经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