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方雄讲师文章
美联储退市将导致美元利率上升
发布日期:2014-11-11 16:53:11 浏览次数:414
多重因素叠加决定一个总体的判断,目前,国内的流动性还是趋紧,但是国外低利率环境及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国内7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大幅度下降,可以看出流动性趋紧,这是利率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国内融资成本短期内居高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今年初的市场共识是美联储退市将导致美元利率上升,美元因此走强,美元流动性趋紧;而欧洲、日本继续印钱,利率继续低迷。但是看现在的结果,今年初美元十年债的利息是3%左右,现在只有2.3%至2.4%,降了60个点,在欧洲实行负利率和日本继续量化宽松政策的环境下美元也没走强。
在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即便美联储开始加息,加息空间也非常有限。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比较脆弱,即使美国量化宽松终止了,欧日的量化宽松还会继续,这样境外的低息环境和流动性相对宽松会继续维持。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对利率比较敏感,美国经济近几年一方面靠创新拉动,另一方面是靠房地产复苏带动消费,利率一旦上升,可能会影响房地产复苏,进而影响占美国经济70%的消费。
中性的货币政策在资金成本趋紧的情况下实际产生的效果是趋紧的货币环境,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选择到境外融资。从股本市场来看,高科技、互联网、生物科技、医疗、医药等这几类行业的企业在境外股权估值较高,融资有优势,但在中国毕竟是少数。但目前,矿产类、资源类、制造业、金融业等企业在境外股权的估值相对偏低,导致融资成本很高,所以这类企业往往选择债权融资。
概言之,传统行业所谓的旧经济主要以债权融资为主,新经济则以股权融资为主,介于新旧之间的可以进行一些可转债的融资。现在可转债有很多创新,比如一种强制性的可转债。在信用方面、债权融资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信用担保型、信用提升型的行业,可能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国内最近鼓励整合行业的改革措施出台,行业洗牌,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整合和生存能力就更强。境外宽松的环境给中国的企业提供了多重融资选择,有境外融资平台的企业受到国内流动性紧缩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相对更小。
本文由龚方雄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龚方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