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飞讲师文章
企业的管理战略的技术支持
发布日期:2014-11-12 13:09:11 浏览次数:350
这一系列经济关系相当清晰明了,但要为己所用却并不简单。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想象力:企业通常要进行双倍甚至3倍的设备投资,并对工厂生产流程、布局以及生产线平衡的逻辑进行彻底的反思。工人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当重要。人员和机器都需要有更大的弹性和智慧。机床和物料处理设备要进行重新设计。试验是必要的:一个全新的系统要能正常运作需要假以时日。
现成的技术能力只及于此。发展一个可以实际运作的系统,最需要的通常是一些专有的新设计。不同凡响的成本削减效果,通常都只能来自具有原创性的、独一无二的机床配置,或是来自于经过重新设计的、适应自动化处理的零部件。如果企业文化贬低制造过程的重要性,一家公司就会陷人困境。
另外,要配合制造商缩短生产流程、削减存货、增加型号的工作,零部件供应商就必须在生产运作中做出相应的改变。更为频繁、更为严格的交货计划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制造商必须对供应商进行开导,明确标示更严格的规格容差,甚至协助供应商进行投资。一般来说,制造商需要供应商有更多的配合,并且严守纪律。
然而,这些投资的回报将是相当可观的。首先,整备时间缩短,提髙了机器和直接人工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领班和直接人工花在整备上的时间。其次,整备时间的缩短减少了在制品的存货。生产作业前后的订购数量和缓冲存货都会减少。最后,长期以来冗长而复杂的整备工作减少了,维修成本从而以降低,产出也随之提高,而停车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会缩短。工具损坏、器磨损率髙、误差太大导致退货,这些通常是由于整备工作难度较高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整备工作过于频繁所致。
文章由曹嘉飞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曹嘉飞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