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0357436
张耀升
汇师认证讲师
暂无评价

人才战略专家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均由张耀升本人或助理发表

张耀升讲师文章

您的位置:张耀升 > 张耀升讲师文章 > 文章详情

从低工资战略到多样化战争

发布日期:2014-11-12 13:21:11 浏览次数:354

从低工资战略到多样化战争


  自1945年以来,日本竞争者的战略重心至少经历了四次转变。人们对其早期的调整情况一目了然,但对它们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的过程却知之不深。然而,这种转变确实代表了企业从早期开始的一个合乎逻辑的演变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经济几近灭顶,到处是断垣残壁。当时,日本人倾力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由于日本工人仍旧具备生产能力,而且日元对美元贬值了98.8%,同西方发达经济体系相比,日本的劳动力成本极具竞争力。

  由于亟需外汇,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诸如纺织、造船以及钢铁工业。在这些产业中,低工资优势在弥补了低生产效率之后还绰绰有余。日本企业由此从西方竞争对手中抢到了市场份额。

  然而好景不长。高通货膨胀率引起了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固定汇率又进一步侵蚀了日本企业原有的优势。在很多产业中,制造商的生产效率提高速度再也跟不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替如,到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纺织业就是因此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日本的纺织业在全球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形势急转直下:它们先是丢掉了市场份额,产量逐渐缩,利润日益下降,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地位和优势。这一问题在纺织业中最为严峻,但日本的其他产业也未有幸免者。

  唯一的出路是调整适应.?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公司改弦易辙,利用资本投资来振兴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它们进入一个新的采用以规模取胜的战略的时代。具体来讲,日本公司通过在技术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组建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生产设施,取得高生产效率和低成本的效果。比如,日本的造船业在努力提高工人生产效率的过程中,使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采用了大批量生产流程的制造技术,引进了自动及半自动设备,以模块方式制造船舶。这一方法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两大好处,其一是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同时又筑起了很髙的资本投资屏障,使其他想参与这一领域竞争的人望而却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查看更多>>

张耀升简介

张耀升

张耀升

人才战略专家

讲师手机:15810357436

只接受预约讲师授课电话咨询!

汇师经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