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讲师文章
高生产效率低成本
发布日期:2014-11-12 13:01:11 浏览次数:474
日本企业仍旧在锲而不舍地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公司找到了一个新的竞争优势来源:专业化工厂。专业化竞争者或是制造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是占据高销售量的细分市场,它们往往直切西方竞争者产品线的核心部位。有了专业化生产,日本企业在其规模小于根基稳固、产品众多的生产商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这赋予了它们极大的竞争能力。
工厂成本对产品种类的多少极为敏感。举例来说,把产品种类减少一半,生产效率将提高30%,成本则会下降17%,从而大大降低了盈亏平衡点。如果把产品种类再削减掉一半,那么生产效率将提高75%,成本则下降30%,盈亏平衡点会降低到原来的50%之下
20世纪60年代末,轴承等行业中的竞争异常激烈。当时,日本企业在市场上推出的产品种类只有西方竞争对手的1/2?1/4。于是它们把目标瞄准了包括车用轴承在内的高销售量细分市场,利用生产效率极高的专业化工厂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以低价格与西方竞争者进行竞争。
SKF就是这场竞争的受害者之一。这家瑞典公司的工厂遍布欧洲各地,每座工厂都以众多的产品种类供应当地市场。SKF成为日本人攻击的一大目标。SKF的反应方式是避免与日本人直接竞争:推出利润率较高的产品,满足专业用途。但在此同时,SKF并没有放弃任何低利润产品,从而使得工厂作业日趋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实际上,SKF为日本人撑起了一把成本保护伞,只要在这顶保护伞底下运作,日本人就可以扩大自己的产品线,进入更加多样化的应用领域.
本文由刘星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刘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