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弼华讲师文章
能力型危机
发布日期:2014-11-13 11:42:11 浏览次数:494
在超竞争环境下,科学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扩散速度明 显加快,技术交叉渗透,产业界限与企业边界模糊化,消费者需求出现差 异化和个性化,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这些变化使得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更趋动态和复杂,改变了企业竞争的规则、竞争的性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还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动态性。.同时,技术、消费者需求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变化等因素对经营环境的作用呈现出不连续的非线性动荡的特点,企业经营决策与预见能力被严重削弱。这些都造成一些突 发性紧急事件对企业产生威胁的频度和危害程度与日俱增。一个企业是否持续获得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因素,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根据外界环境的需要,培育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第 5 章的分析结果一 致,能力型危机成为限制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能力型危机管理能 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对未来环境进行可靠的预测, 制定合理的危机预防和应对措施并加以贯彻执行。
在这能力型危机变化时代之中,企业如果缺乏根据现实环境作出正 确竞争策略选择的能力,就很难保证自己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适应竞争环境从传统竞争向超竞争的转变,保持自己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就 成为每一个处于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发展的标志应当是企业能力的增强,仅仅实现规模的扩大是没有 意义的。企业发展也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意味着企业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能够不断地进行良性循环。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能在更大规模上支 配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从而取得良好的 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以培训讲师胡弼华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占据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 位。波特所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受到了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 遍认同,并成为进行外界环境分析和激发战略发展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 的模型。
培训讲师胡弼华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该书创造性地将组织理论和 竞争战略结合起来。他认为,在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中,与企业绩效联系最 为紧密的就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 深入了解决定行业的竞争状态。波特构造了五种竞争力来分析行业的竞争状态,包括新加人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企业如果想要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 须先了解所处的行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行业结构。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任何优点或缺点都会对相对成本优势和相对差异化 产生作用。波特将相对成本优势和相对差异化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 业相应的活动相结合,提出了可以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一般性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本文由胡弼华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胡弼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