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讲师文章
改革将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发布日期:2014-11-13 11:55:11 浏览次数:372
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从需求增长角度分析,将下降到7%~8%。基于这一判断,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应该定在7%~8%;预计出口年均增长率从未来的相关条件分析,将降低到10%左右,国内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将降低到18%左右,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1%左右。
随着经济增速下降和经济转型,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1.传统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减弱,新的出口竞争优势有待增强。随着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工资成本提高,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减弱,据商务部测算,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呈持续小幅下降态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还有待增强,提高出口竞争力,稳定出口增长面临挑战。
2.企业效益下降,困难增大。2012年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1%,企业亏损面达16.2%。随着经济降温时间延长,不仅中小和小微企业感到困难越来越大,国有和大企业的困难也在加大。1—8月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2.7%。企业对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的承受能力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3.住房、汽车市场尚未进入稳定可持续发展轨道。由于城市空间和承载能力制约,用车环境和住房供给潜力已成为制约汽车和住房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车、房市场需求降温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有效扩大内需面临挑战。
4.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难题。钢铁、建材和工程机械等重化工行业的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兼并破产困难重重;逃避财产责任的行为时有发生;价格大战和产业同质竞争活动过度;行政干预导致的产能扩张在一些行业仍有发展;垄断性行业的准入门槛仍然过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对中西部资源、重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的冲击不断加大。
5.就业压力加大,财政金融风险积聚。随着经济转型推进,企业优胜劣汰的活动将不断增加,破产退出企业对就业和金融风险的影响预计将扩大。受经济增速和价格涨幅下降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将明显下降,而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支出预计将较多增加,财政收支缺口预计将明显扩大。
改革的推进将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而使我国企业和产业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成本条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发展能力。
本文由张立群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张立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