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力中讲师文章
基于时间的制造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3 11:23:11 浏览次数:488
与传统的制造商相比,基于时间的制造方法,在策略和实践上大致有三重要的不同之处:批次时间的长度不同;零部件加工的组织方式不同;生产安排的复杂程度不同。
就拿批次大小来说吧。传统的工厂都想把批次拉到最长,而基于时间的制造商则尽力缩短批次时间。实际上,许多日本公司都把目标放在一个单位产品的批次长度上。道理非常简单,而且也是竞争成功的基础:缩短批次长度后,工厂就能更加频繁地生产完整的产品组合,更快地回应顾客的需求。
工厂布局也是建立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传统的工厂通常是根据加工的技术中心安排作业场地的。比如,金属产品制造商把工厂划分为剪切、冲压和轧制部门;电子装配厂则有插件、波焊、组装、调试和包装部门。
零件从一个加工技术中心移到下一个加工技术中心。每一步都要耗费宝贵的时间:零件等候传动;下传;接着又要等候下一个步骤。传统的制造体系中,产品只在工厂停留时间的0.05%5%里获得价值。产品把其他的时间消耗在无谓的等待中。
基于时间的工厂则不同,它们是根据产品来进行布局的。为了把搬运、移动零件的时间缩到最短,某一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部门要尽量安排紧凑的程序。零件从一个活动移动到下个活动,很少甚至没有什么耽误。由于生产流程消除了零件的堆垒和重新堆垒,这些零件就能在工厂中更快、更髙效地流动。
在传统的工厂里,生产安排也是延误和浪费的来源之一。传统工厂多采取集中安排的方式,这需要复杂的物料资源计划系统和车间管理系统。即使这些系统非常先进,它们仍旧要浪费时间:工作指令通常以月或周为周期传达到车间,期间零部件却一直闲置着。
文章由习力中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习力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