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木讲师文章
心塌逍遥,精神自由
发布日期:2014-11-14 20:44:11 浏览次数:625
《庄子》开篇便讲《逍遥游>>,逍遥是什么意思呢?自由自在,心境上的自由自在.他举例子说,蝉和坞的理想就是飞上树梢,它们不知道大鹏飞行几千里远E大鹏看起来比蝉和坞更自由,但这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在飞的时候,得由风托着它飞.真正的自由是没有任何依托、没有任何外在条件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在哪里?在心中,是不靠外物而完全归于自我的超脱.
我们常常会问g幸福是什么9这没有绝对的标准.有时候,当人们认为幸福的时候,只不过是外在的给于:孩于考上大学了,家庭比较和睦,收入也不错.庄子说这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是有凭借的幸福,不是心中自然存在的幸福。庄子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心里什么都不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们痛苦.
广西巴马瑞族自治县有健康百岁老人七十多位,这里山高地僻,人们却如此长寿.按庄子学说来理解,长寿的原因主要在于心无挂碍,心携逍遥.第一,他们不识字,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读书人常常喜欢忧天下,今天替奥巴马操心,明天替伊朗担心,无意之中消耗了自己的精力.而这些老人啥都不想,村于之外的事都不知道,少思虑,少欲望.第二,期望值较低,容易满足.这些老人的理想就是一日三餐、儿孙满堂,这在山区很容易做到.现在很多人要住大房于,开好车,孩子要上大学,收入越高越好,还要别人尊重我们.期望越多,失望就越多.心事越来越重,压力就越来越大.精神不自由,哪能高兴起来。
在当今社会,洒洒自由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要始终努力保持心填快乐.楚王曾派人找到庄子.让他为自己服务.庄于说你没有看见祭祀的时候用的那个牛啊.我们一直养着它,养得非常胖,是为了杀掉它.杀掉以后,就在牛的身上披上各种各样的绸缎,送到庙里.其实牛早就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真本性,我不喜欢,还是让我做一头自在的牛吧.因此.((应帝王B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天下治皇人生在世,要学会淡漠,不要被名利.富贵等身外之物所束缚,要物我两忘.忘掉外界的财富,忘掉自己的私欲和杂念,这样才能真正快乐起束.
《逍遥游》中具体描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境界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因苦哉?"找一棵形体丑陋的大树,栽在一个谁都到不了的地方,周围是宽阔的原野.自己无忧无虑地在树旁散步,在树下睡觉,没有东西弄伤自己,没有东西加害自己,这样自在,就不会有困苦,不会有烦恼,活得潇洒而自由.
醺崛庄子楠观且台遭遇童,庄于的养生论也是重内圣,而不重外王。儒家讲由内圭而达到外王,是通过自我的修养不断地把自己培养成君于,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这样一种目的.而庄子的养生论是讲自己内圣咱内圣之后并不讲做什么,只是使自己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我们可以将庄子的修界论概括成→句话无思以养心,无为以养体.元思就是不要思考社会上繁杂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虚空,无为就是不要过分追求外在政治上的实现,以便保养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庄于养生论.
本文由胡水木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胡水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