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杰讲师文章
包即是空,空即是色
发布日期:2014-11-15 11:40:11 浏览次数:843
"五蕴"中的第一条便是"色也是最重要的一串.这不是一个局限的涵义,而是广义上的,你能看到的所有花花世界,包括楼房、树水、花草、动物,你眼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叫做"色气所以说,佛教里边讲的"好色跟儒家讲的这个"好色"完全不一样.儒家讲的"色是女色、美色,佛教讲的"色是一切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是形色,只要是看得见、摸得者的,都是"色
那么,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昵,"色"与"空"在本体上是一致的,也就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要心无挂碍,佛教中有"空相实相"之分,但最终都会归入"实相实"就是事物的本体.我们知道,所有的颜色都是会褪色的,所有的大楼都是会倒塌的,这就是实相e多少年过后,随着时光的流逝.归宿都是走向虚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房于是寄居之所,你的容貌也是寄居之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走完一生,也都如同浮搏一般,所有都是过眼云烟.走一走,停停,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人生不断循环,出生了,去世了,一代卫-代人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当我们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的很多烦恼,本就是鸡毛蒜皮,不足一提,根本没有必要挂在心上.这就是一切皆空.
再举一个例于,花在夏天的时候开得娩紫婚红,这个颜色是存在的吗?也许是存在的,但它是假的.为什么呢?晚上天黑了,谁还能看得且越紫揭红'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柬说,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花的.对-棵树来说,一年四季开花的时间多,还是不开花的时间多呢?自然不开花的时间事。但是人常常会被短暂的开花时间所迷惑,认为花才是恒定的存在.
按照这种理解,世界都是空的,那么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佛教的逻辑是讲因缘,才能由空生有.万物都是由因缘结古而成.举例于辈说,有丁-粒种于,它定能够发芽吗?不是的.它必须要有合适的时机,有水,有土壤,有阳光.才能成长.一个男子和一个女于经常在一起、一定能够发生爱情吗?也不是的、同样也需要因缘,需要两个心的契合.甚至是一块木头变成座椅极凳,许多石头被垒成房犀,也是因缘际会的结果.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也有这个意味在里面.比如说,你有一块本板,要把它做成→个箱子,那是因为术板的"有"才变成了箱于的形状,还是因为本极本没有形状,才能变成箱子?在佛教看来,两者都不对.木版本是无,箱于也是无,因为万物凡事如此,没有才是最好.有了就受拘束,也就成为了'假象"。
同样的道理,因"空"性而生.万物因缘无,凡是因缘是不是永远存在呢?不存在、因缘不是蛊远存在的.拿人和人的关系来说,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了再见.这生真的就再也不见了.很多人朝夕相处了几年,待到分开后,可能也就是北别了.人生就是这样,有了很多的因缘,我们就要珍惜,因为因缘都是一时.绝不可能是一世,到了一定的时候,多么亲密的两个人都要分开,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章在吧.而且因缘是平能强迫的,俗话说得好,强拧的瓜不甜.一些形有者,形色之有,无不是假,让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不存在的.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会为了一棵歪脖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为了一朵攻瑰花而放弃整个春天,这就是过于执着,没有着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因为一点而忘记了所有,走入人生的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