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0357436
裴浩然
汇师认证讲师
暂无评价

国学 与 现代管理应用专家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均由裴浩然本人或助理发表

裴浩然讲师文章

您的位置:裴浩然 > 裴浩然讲师文章 > 文章详情

以儒治国

发布日期:2014-11-15 13:16:11 浏览次数:553

儒学能够成为指导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的学说,不仅在于理论形态与帝制体罩之间的契合,更在于它的思想倾向和精神追求符合土阶层的文化心态和人士理想.因此,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土化传承的载体,不仅成为士人修身治国的理论基础.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和价值取向.

以儒治国

儒学思想的优点是人本意识浓厚,缺点在于这种人本的关怀是建立在怀古情绪之中的.孔于一直对周朝制度的衰亡和解体带有伤感,因而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使命,而《诗经》,《春秋》,《仪丰》恰好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政治变局之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便不由自主地把孔子对周制的怀念注人进去,使大家觉得天下大乱,是因为违背了周制.周制来自主王、用公,他们卫继承了尧舜等治国经验.这样,先秦乃至秦汉儒生逐渐句勒出三代治世的图景,并将这些图景作为种理想,希望现实中的君臣以三代圭君贤臣为榜样,以仁义札乐治国,逐渐演化成了王道政治理想.王道政治思想将建立"小康"、"大同"社会作为理想,将圣君贤臣作为治国模式.讲究"内圣外王"的政治人格,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途径培养个个健全的个人.而后参与到家、国政治体系之中.通过均富、安民、礼乐教化等建立起一个上下合同而有序的社会形态.

儒家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参与政治、融入社会、改变人生的意识.可以说孔于.孟子周游列国,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孔于听说有人要用他,就不免心动.《论语>阳货中记载说·公山弗扰、佛脖招孔子做官,孔于想去,被子路劝阻.建立在这种强烈致用心态上的儒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强烈地关注现实,渴望参与政事.孔子弟子中的于贡、冉有、于游等都曾人仕,秦汉之际,孔子后裔孔钳直接参加陈胜的起义.汉代以后,儒生可以直接通过察举、科举等制度参与政治,因而经书中经世致用的精神在儒学的传承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本文由裴浩然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查看更多>>

裴浩然简介

裴浩然

裴浩然

国学 与 现代管理应用专家

讲师手机:15810357436

只接受预约讲师授课电话咨询!

汇师经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