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杰讲师文章
一切皆为虚幻
发布日期:2014-11-15 15:38:11 浏览次数:486
佛教认为,人可以感知的东西都是假的.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坐在菩提树底下苦思冥想,思考了很长时间后豁然开朗.他在想,人苦难的根源是什么,人怎么能够解决苦难.最后他发现,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从空间上来说都是渺小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暂时的.这和庄子的学说有点相似.比如说寿命,庄子逍遥游F中讲,有的人活八百年,有的树活上千年,需命的确很
长.但也有动物朝生暮死,也有花朵朝开幕落,寿命相当短.寿命长也好,短也好,同样都有结束的时候,最终都归于寂灭.例如f红楼梦B中,元论多么漂亮的女于,事么有才惰的公于,多么强的权势,多么富足的荣华,最后也全都走向寂灭了.<<桃花扇》最后也说"眼看他起商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J当年辉煌之时,宾客满座,朋友如云,到最后都会消失殆尽.所以,一个人活一百多岁也好,活几十岁也好,
都不过是暂时的存在.佛教正是看到了眼前拥有的是虚幻的,任何外在的名利、富贵、美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上没有不变的幸福,也没有消失不了的痛苦.所以说,一切都是虚幻的.因此,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幸福,不要执着于那些与自身无关的名利、地位、财富.不要有非分之思,不要过分黄婪那些虚妄之事.
2..人生是无边的苦难
{明〉永乐.拿铜帽迦牟尼坐.
佛教把人生看透了,把人世看穿了.人生在世都是因果报应,现在做好事将来是好的报应,现在做坏事将来是坏的报应,这辈于的苦难是因为上一辈于没做好事,现在不做好事下一辈于会跟着受罩,这辈子做好事下辈子就享福.对今生来讲,一个人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一生都是避不开的痛苦.<<西游记》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要不断超越困难、克服困难,才能取到真经.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他克服了八卡-难,无非是完成了-个轮回.唐僧本来就是金掉子,是十世修行的高僧,最终回归佛门.对他那三个徒弟束说,克服这些困难或不克服这些困难,都不影响他的生死寿夭,克服了困难,无非是消除罪孽,遁人佛门,也是以修炼来完成轮回.既然如此,就要看淡困难,看破虚幻,珍惜眼前的幸福快乐.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颜色的"色女色的"色它是指所有的景象、所有的幻象,包括所有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吃到的、
闯到的.而这些都是暂时存在的、它们的美丽也是虚幻的,都是心里生出来的.所有的期望都是心生的,空是所有形象的本原.人们觉得某一东西贵重,那是心里觉得官贵重,人们觉得某一东西不贵重,那是人们心里没有看到它的价值,所以,填由心生,心生万象.例如,商朝的货币是贝壳,是因为在当时,老百姓认为贝壳是比较珍贵的东西,而现在的人并不认为它珍贵,同样,我们现在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可能再过几十年,人们看来就不认为贵重了.钱币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的万物?佛教告诉人们z只有心填超脱,才会放下许多羁蚌,不受尘俗的诱惑,行到无为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