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和民讲师文章
觉醒之前,工作仅是工作;觉醒之后,工作就是工作
发布日期:2014-11-15 16:31:11 浏览次数:406
最近我接受了一位来自国家级佛教刊物的记者的采访,他正在撰写一个关于有性灵背景的生意人是如何处理自己生意上的困难和挫折的稿件。我向他讲述了自己在过去多年中所遭遇的许多挑战:没钱给员工发工资,在利用互联网做生意时背负了数百万美元的债务.一天之内遣散了十二个人,从中国订的要出货的产品包装不正确:以及员工要么不来上班了,要么就是因为各种私人原因辞职不千了。听了我的这些经历,那位记者很想知道我当时都是如何应对的,我是如何将多年的禅修派上用场的。我一遍遍地告诉他,我所做的只是尽我所能地说实话,面对现实,放开胸怀以及对人诚恳。我竭尽所能去关心他人并直面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那位记者不断地深究,最后甚至有点恼怒了,他质问我道:"你所做的事情与那些希望能善待他人的生意人有什么分别?"我回答他说oo"没错。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尽力善待他人。"看来,我的回答好像让他失望了。
有这样一段禅语: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觉醒和工作间的关系:觉醒之前,工作仅是工作*一旦开始觉醒,工作就不仅只是工作了:觉醒之后,工作就是工作。
在踏人自己的性灵道路之前,在开始专注之前,问题仅仅是问题,我们陷人对失败与成功的纠缠,被自己的欲望所困。我们的生活就像秋天里飘零的落叶,随风飘荡,失去控制,从一个困境飘到另一个困境。我们一生都完全被自己所学到的模式和习惯所控制。
定期的冥想和禅修能给予我们一种体验。让我们超越通常的视角来看待自我和世界。一旦拥有这种视角,我们就不再纠结于自己的意见和判断,我们能看到欲望如何影响自我,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个人生活中的不足。这也能让我们深刻地洞察自己已有的习惯,学习如何不继续被这些习惯愚弄。我们看清了自己建造的那些围墙和障碍虽能保护我们,但同时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觉醒就是能看清虽然我们为自己修建了这些围墙,但其实它们并不真实存在。一旦参悟了这一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不同,尽管我们仍将受制于我们的个人习惯、行为模式和各种纠结,我们仍然需要食物、空气和爱,但我们了解并接受了自己的这些障碍、限制和习惯,并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认识自我,帮助他人,并改变我们的社会乃至世界的道路。以上我们所讨论的,在禅修中叫做"求道之心",或称"初心"。我们带着求道之心进行生活,入世,拥抱平凡,拥抱神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选择,就是起床,刷牙,去工作。
禅修能将实用的事物和神秘的事物,以及平凡的事物和神圣的事物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工作被认为是既有操作性又富有神秘色彩,既平凡乂神圣的一这两种说法没有什么差别。大多数人都认同工作是实用和平凡的。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工作的神秘性和神圣感是什么?参加会议发送邮件,管理现金流以及撰写商业计划书有什么神秘之处?
从普通的观点来看,我们被控制了。事物呈现出的就是其原本的模样。太阳每天升起,落下。我们出生,变老,死去。我们需要挣钱并纳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信条以及他人的态度和信条是很难改变的。工作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用以谋生的一件事。我们希望能在工作中干最少的活,挣最多的钱。工作时我们无法全身心投人。我们工作是为了得到金钱、利益,获得休闲时间,争取控制力,或者是为了谋取权力。
查看讲师其它文章
厉和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