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华讲师文章
去平均化的战略意义
发布日期:2014-11-17 16:27:11 浏览次数:637
去平均化的一种战略意义就是竞争优势的集中。当多种优势来源被集合在 一起时,单一来源的影响力就会被削弱。这就解释了许多竞争者在大多数业务 中都能够幸存下来并繁荣发展的原因,但在被解构的价值链中,每一个独立、 狭义的新型业务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就会相对较少。优势越少,成功的可能性就 越小。
在某些部分,一种主导性的优势来源会占据优势——比如说规模。整体优 势带来了垄断,羸家通吃。而在其他部分——例如包装消费品的生产(与营 销相对)——没有明显的优势来源,也因此让这个部分陷入了僵局。
但是,去平均化的合理性不仅适用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同时也适用于每 个环节的信息问题。在大多数价值链中,信息业务和实体业务是缠绕在一起 的。信息技术^^4#别是广泛连接技术和标准协议的出现——却可以让它们分 离开来。分离之后,信息业务和实体业务就可以随意地寻求各自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的去平均化将带来戏剧性的一幕,信息经济和实体经济会朝着完全相反 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个零售店既提供实体业务又提供信息业务。从实体角度来讲,它 是一个仓库,用于储存工厂与消费者之间的库存。从信息角度来讲,它起到一 个广告牌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和选择建议。信息经济建议库存应该最大 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最广泛的需求;而实体经济则要求库存最小化,以此使资产 生产率达到最大化。一家商店就是这两者的折中物。然而,电子零售不需要这 折中形式。一个网站可以采用零库存形式提供无限选择。一个履约商就可以 充当一个具有产业效率的实体仓库。
本文由祁建华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祁建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