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伟能讲师文章
培训课程设计
发布日期:2014-11-20 21:02:11 浏览次数:663
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通过培训课程来进行的。所谓培训课程设计,就是根据培训的根本目的,对各种要素采取不同的方式,作出不同的处理。
培训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七个要素。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经常是通过联系课程内容,以行为术语表达出来,而这些术语 通常属于认知范围。在我们所熟悉的一般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最常 用的有如"记住"、"了解"、"熟悉"、"掌握"等认知指标" 分 析"、"应用"、"评价"等较高级的认'知行为目标,也是可以表述出 来的。培训课程的目标要简单明了,以保证受 训者在培训后能够做到具体说来,二般课程目标包括:三个要素:
①要求"描述受训者在培训结束时应掌握的东西;②条件,完成目 标任务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等;③标准,有效测量培训结果的准则。这里的重点是受训者应掌握什么,而不是培训者能教什么。
(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有两点尤其重要,即范围和顺序。顺序 是指内容在垂直方向上的组织。范围是指对课程内容在水平方向上 的安排。范围要精心地限定,使内容尽可能地对学习者有意义并具 有综合性,而且还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安排。对课程内容在顺序安排上要慎重考虑,先介绍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做详细讲解,哪些内容用于实践活动,哪些用于最后总结都要安排好。通常安排顺序的原则是由熟悉到不熟悉,由简单到复杂,从某项技能的第一步到最后一步,使受训者通过按照合乎逻辅的步骤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对培训内容的范围要精心限定,根据目标区分受训者"必须知道" 的内容和"最好知道"的内容。当然,培训教师一定要注意信息超载给学习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重点突出,教材要以精心选择或组织的有机方式将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受训
者,可以是印刷材料也可以是投影、幻灯片、录像、电影等。不论何种形式的教材,都必须是事先精心准备的、切合受训者实际需要的并能反映该领域最新信息的材料。在学科课程中,教科书是最常用的教材,也几乎是必备的。教科书的选择,要求内容丰富,有 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而且应该是直观简洁五以提示要点、 强化认知为重点。
(四)课程实施模式.
课程的执行模式,主要指的是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这些安排和选律要与课程的目标和方向直接相关。培训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旨在促进培训|者的认知发展和行为度化。好的实施模式,应当能较好地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学 习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希望的方向上。为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使受训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培训方法。
(五)培训策略
培训策略常常是培训活动的内在部分,如培训程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应该灵活多样。被普遍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判断一指令二评价"。在这一策略中,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展情 况,判断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对学习顺序的下一个步骤作出指令; 当学员完成指令后,教师作出评价,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课程设计 的学习内容。
(六)时间
培训的课程时间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课程设计者要巧妙地配置有限的课程时间,培训师要使学生在整个课程执行期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把课堂时间看成是最有价值的。
(七)组织
除了集体授课制以外,分小组教学或者情景模拟等方式也经常被课程设计者运用,分组教学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某种可能。根据培训的目标不同,组织形式可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培训课程的设计基本程序是: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出发,明确课程目标,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包括:安排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组织课程执行者、准备培训教材, 选择课程策略,作出课程评价方案,预设分组计划、分配时间。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要进行论证,确定可行因素,否定不可行的部分。
文章由温伟能讲师助理整理添加。
温伟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