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飞讲师文章
以利润为中心的原则
发布日期:2014-11-21 13:31:11 浏览次数:590
利润中心的经理们往往陷于令人痛苦的困境中。他们经常被迫执行他们深感不明智的政策。可是他们明白,不管失败的原因何在,他们都必须为结果负责。
在利润中心的管理上,这种虽不同意却必须接受的伦理道德观,是真正叫人头痛的问题。公司利益至上?抑或个人生存优先?如果上层既不需要也不接受建议,“异议”能走多远?如果反对或默认都会导致令人无法接受的后果,应该做的是什么?
即使各方面都心存善意,以上现象仍会存在。观点不同,使得人们对结果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清楚明白的指示可以遵从,也必须遵从。但是,下达给利润中心的指示很少是清晰明确的,况且,利润中心的经理还收到很多值得留意的建议。
定义上,利润中心是以经营成果来评估绩效的。理论上,未来的利润应该是考核的尺度,经理可以在确定的范围内自由判断并行事;而目前绩效已暗含了企业总部制约条件对其的长期效益及影响。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全然如此。
就其特点来说,对利润中心经理的绩效考评,是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进行的。短期绩效不彰将受到严厉惩罚。但是如何在目前的绩效和潜在的长期利益之间做适当的平衡,却从未明确过。
可以想象,当政策制约、短期绩效、长远利益,以及个人生存之间发生冲突时,企业高级主管承受的压力是如何之大。
逻辑上,利润中心应同时设立多种目标,管理人员的绩效应以这些目标的综合成果来衡量。这样做的话,利润只是这些不同目标和制约条件互相作用一定阶段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当前绩效的最佳指标。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利润中心。
总公司幕僚介人甚深时,利润中心经理们的处境会更为艰难。是做一些讨好人的权宜之事,以投总公司幕僚的所好,还是为自己负责的利润中心的未来争取最佳绩效?这会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选择。
文章由曹嘉飞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曹嘉飞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