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宏讲师文章
基于员工特征的权变领导
发布日期:2015-04-23 13:29:04 浏览次数:508
在领导方式选择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被领导者的情况,了解领导对象的特征。 所谓情境领导理论,就是将员工成熟度作为主要的领导情境因素,主张根据员工成 熟度的不同情况选择领导方式。
分别解释如下:
①无能力而且不愿意。这些人对于承担工作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他们既不 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
②无能力但愿意。这些人缺乏能力,但却愿意从事工作。他们有积极性但缺乏 足够的技能。
③有能力但不愿意。这些人有能力却不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④有能力而且愿意。这些人有能力同时也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与此相应的合适领导方式也可以分为四种:
①告知(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界定角色,明确告诉下属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②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示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
③参与(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为下属提供便利条件与
沟通渠道。
④授权(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极少进行工作干预,只提供指示性与支持性行为。
也就是说,情境领导理论认为:如果下属既无能力又不愿意承担任务,领导者需要提供清晰和具体的指令(告知);如果下属没有能力但愿意工作,领导者既要表现出高度的任务取向以弥补下属能力的不足,又要表现出髙度的关系取向使下属领会领导者的“意图”(推销);如果下属有工作能力但无工作意愿,领导者需要 进行沟通说服,运用引导支持的领导风格(参与);如果下属既有工作意愿又有工 作能力,领导者不需要做太多的干预(授权)。
文章由黄飞宏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黄飞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