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奕讲师文章
打造企业文化力
发布日期:2014-03-28 14:53:03 浏览次数:471
什么是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引导、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是企业和谐、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起根本性作用,决定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和产品、服务属性的价值取向,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和手段等。所以企业文化力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文化力有五种形态:
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凝聚力;优美的形象力;持续的学习力;卓越的领导力。
构造、积累、保持、运用文化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变目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是围绕企业文化力而展开。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管理领域都应以企业文化力为中心。企业文化力所表现出来的强弱、好坏与企业的“一言一行”有直接关系。
企业如何“言”
企业的“言”,主要反映在企业文化内涵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体系、品牌文化体系、规章制度和对外形象树立上。企业的“言”是企业文化力形成的根基。企业的“言”一般会披上高尚、美丽的外衣,以博得社会好感和青睐。美国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性: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四是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企业的“言”有如下作用:
作用一:承诺。企业可倡导人本文化,强调人在众多资源中最宝贵,倡导诚信文化,构建企业文化力。
作用二:引导。一是对内,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和规范,统一员工思想行为,以产生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二是对外,构建企业品牌文化体系,让社会认知、信任产品和企业形象,以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作用三:沟通。企业通过与内外部人群沟通协商,以达成共识和理解,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内要做好工作合作沟通,对外要注重公关活动沟通。
企业如何“行”
企业的“行”,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是企业文化力转化的主要过程和形式,是企业理念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体现。企业内部行为包括:一是员工选聘、考评、培训、激励、岗位行为;二是领导行为;三是沟通行为等。企业市场行为包括:企业创新行为、交易行为、谈判行为、竞争行为等。只有将企业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理念化成员工精神的一部分,贯穿到员工言行中,才能使企业识别系统富于魅力内涵,得到社会认同,企业文化管理战略的实施才能卓有成效,从而产生强大的文化力。
企业如何敏于“行”
第一、领导者要以身作则。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倡导者、管理者和变革者。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自觉的核心。
第二、积极承担对客户、员工、股东、社会的四大责任。用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和期望,赢得市场认可;建立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使员工人尽其才;回报股东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安全产品和高质服务,诚信经营。
第三、培育执行力文化氛围。企业需不断强化管理,使员工思想更坚定、风格更务实、执行更顺畅、落实更有力、合力更强劲。
第四、用科学程序保障执行力。目标要清晰,可度量、考核、检查;有明确时间表;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指令要明确简明;领导成员要具备领悟、计划、指挥、协调、授权、判断和创新创造等方面能力;执行要跟进要有反馈机制。
第五、培育执行力强的团队。选拔和重用执行力强的员工,让其责权结合且认识自身发展空间。不断补充新的决策权利,树立正确执行力态度,形成执行力培育体系。
第六、提升执行力的知与行。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择时推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再造,优化整合操作系统,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有计划地开展执行力培训等。
第一执行力:领导者,要树立威信;
第二执行力:中层、主管,要增强责任心;
最终执行力:基层员工,要确保执行质量。
企业文化力强大的标准
标准一:企业拥有完善且富有成效的企业文化体系和品牌文化体系;
标准二:领导团队具有超凡的战略思维、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标准三:企业拥有高度自觉、行动一致的员工队伍;
标准四:企业拥有持续的适应、模仿、接受和创新等学习力;
标准五: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具有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标准六:企业有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力量和良好的形象。
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扎根于组织中的、适应市场机会的、能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郑奕简介